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为了解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成功入侵森林群落的机制,通过模拟林下低光(30%自然光强),对遮阴下的茎伸长特征、光合特性及其生长调节剂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光下薇甘菊茎的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生长素含量显著增加;茎仍具有较高的净光合作用能力[Pn=(1.22±0.13)μmol/(m2·s)...  相似文献   
42.
将薇甘菊Mmchi1基因cDNA序列的编码区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融合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融合蛋白6×His-Mmchi1的诱导表达、Western blot和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0.1 mmol/L IPTG、25℃诱导4 h,在大肠杆菌Rosetta-gami(DE3)中能获得可溶性的6×His-Mmchi1;Western blot证实表达的6×His-Mmchi1能与抗6×His的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分子量约为55 kD,与预测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相符;纯化后的6×His-Mmchi1最佳酶活性pH和温度分别为5.5~6.5和35~40℃.为进一步研究融合蛋白6×His-Mmchi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After Hurricane Andrew crossed southern Florida (U.S.A.) on 24 August 1992, native and exotic pioneer species in subtropical hardwood forests (hammocks) regenerated from seed banks. Regeneration occurred in hammocks of metropolitan Dade County and the Long Pine Key region of Everglades National Park. The density of the native pioneer Trema micranth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hammocks of Long Pine Key than in those of metropolitan Dade County. In contrast, the basal area of the exotic pioneer Carica papaya was greater in Dade County hammocks than Long Pine Key hammocks. Although T. micrantha tended to be restricted to areas of soil disturbance (tip‐up pits) formed by trees uprooted during Hurricane Andrew, especially in Long Pine Key, C. papaya was located throughout hammocks. These results suggest differences in the regeneration niches in which the native T. micrantha required more specific disruptions (i.e., both canopy and soil) than C. papaya (only removal of canopy) for establishment. A broad regeneration niche could in part account for the capability of an exotic species with a dormant seed bank to invade native subtropical forests following natural large‐scale disturbances.  相似文献   
44.
外来入侵杂草薇甘菊及其伴生种基本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1  
以LCA4光合蒸腾测定测定了植物叶片的气体交换过程。比较报薇基菊与周围其它藤本、草本和阔叶速生木本植物之间光合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莆匐攀草质一城菊Mmikania micrantha具有较高的CO2固定能力,净光合速率21.56μmol CO2 m^-2s^-1,高于草质藤本野葛Pueraria lobata(16.97),草质缠绕藤本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1455),与  相似文献   
45.
不同生境和森林内薇甘菊的生存与危害状况   总被引:89,自引:3,他引:86  
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在不同生境下生长状况及其对其它植物的危害程度的研究表明,这种热带杂草是喜光、好湿的。薇甘菊伴生物种以藤本植物居多。其中葛藤和五爪金龙出现的频度最大。薇甘菊及其伴生种通过攀爬树冠,形成盖幕作用而对其它植物造成危害。在森林内薇甘菊危害的对象主要是低矮的乔木对高大乔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6.
薇甘菊研究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薇甘菊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杂草,60年代末就已传入我国的海南,而传入广东大陆沿岸及邻近岛屿如香港、内伶仃岛等并造成较大生态危害是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论文从薇甘菊的危害性、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7.
【背景】薇甘菊和螺旋粉虱均为我国入侵物种,且二者之间无寄生关系。本研究旨在挖掘薇甘菊的利用价值,为其在螺旋粉虱生态防控中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膜法和田间喷雾法,研究了4种提取方法(冷浸法、索氏提取法、冷浸—索氏提取法、温浸法)获得的薇甘菊提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在所选择的4种提取方法中,索氏提取法和温浸法的提取率最高,分别为9.90%和9.35%;冷浸—索氏提取法和冷浸法的提取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73%和4.50%。室内生物测定表明,采用冷浸法、冷浸—索氏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温浸法所获得的薇甘菊提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的LC50值分别为8.94、9.03、6.32和7.51 mg·mL-1,但由于95%置信区间存在重合,不同提取物活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田间试验结果则表明,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薇甘菊提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00倍液处理7 d后,对螺旋粉虱的校正防效均在75%以上。但是,索氏提取法和温浸法提取物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冷浸—索氏提取法和冷浸法。【结论与意义】薇甘菊提取物对螺旋粉虱具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8.
薇甘菊入侵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
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甘菊是菊科假泽兰属的恶性杂草,在我国华南地区已成功入侵并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薇甘菊入侵对土壤动物的影响效应,采用野外样地试验法对广州市火炉山森林公园薇甘菊入侵群落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2009年4次采样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5206头,隶属于4门10纲19类,其中线虫类为优势类群,蜱螨目、弹尾目和轮虫是常见类群.薇甘菊入侵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发生了改变,与其他样区相比,入侵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的总个体数以及线虫类、蜱螨目的个体数显著增加,但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的变化不明显;在群落多样性方面,薇甘菊入侵区土壤动物群落的密度-类群指数显著提高,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亦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明显,而均匀度、Shannon指数趋于下降;在群落相似性方面,薇甘菊入侵区与群落交错区的相似程度较高,与土著植物区的相似程度较低.薇甘菊入侵所引起的局部气候环境、凋落物、根系分泌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可能是造成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9.
两种滨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对非生物胁迫下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具有重要作用。分别从异苞滨藜和鞑靼滨藜两种盐生植物中分离到了BADH基因。序列分析表明,BADH全长均为1 507bp,编码501个氨基酸,两种BADH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甜菜碱醛脱氢酶的克隆为植物的基因转化及其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薇甘菊水提物的抑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分别探讨了薇甘菊水溶性提取物对上述3种细菌在培养24 h过程中的光密度、活菌数和最低杀菌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薇甘菊水提物对上述3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薇甘菊水提物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分离,因而抑制了细胞的分裂而达到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